• 主页 > 体育问答
  • 电视:见证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的奇迹与蜕变

    可以说,电视成长、成熟的40年,就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腾飞的40年。这是“两个奇迹”相互见证的时期,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在亲身经历的伟大传奇。电视剧捕捉平凡的生活。传奇开始了。

    改革开放进程中,从来不缺少国企改革、商战、海外创业、打工等“小人物、大时代”题材的电视剧。用一个家庭或一个家庭来体现时代的变迁,是“家国同构”的隐喻。 “叙事模式是被认可和尊重的经典范式。然而,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礼物情结’和‘纪念传统’,‘定格’、‘回顾’和‘回望’的宏大艺术融合和致敬” “每十年一次”的国计民生大事所需的代代相传,都可以通过集中播出来实现。“想象中的共同体”依然赋予了2018年的银幕岁月一份静谧的温暖。关乎每个中国人切身利益和感情的改革开放题材,不仅仅是“乡愁”,更是经历过改革开放的人们的昂扬豪迈精神。年初至年末已播、正在播、待播的电视剧有20余部,如《最美的青春》、《有乔木》等。在南方”, 《你迟到了》《那些年》《正阳门小妇人》《风再起时》《我们四十年》《北部湾人》《那座城市这个家》《大江大河》 、《外滩钟声》、《江水》等,或许这些电视剧的艺术品质参差不齐,口碑也各有不同,但它们无一不勾起人们对过去岁月的怀念,获得了力量“回到现场”让时间永垂不朽。

    还有什么比回顾电视剧与中国人的“共同的过去”更能激发共同认同的文化认同和一个民族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呢?电视剧中反映的时代变迁、观念变迁、生活富裕、社会时尚、民俗风情、审美情趣,就像一本相册,根本不是“中国梦”的清晰足迹。

    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关于电视剧的“集体记忆”

    在中国社会的娱乐生活中,随着电视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中国电视剧的年产量逐年增加。自2007年跃居全球第一以来,其播出量和收视率已成为国民文化消费的主导因素。文艺风格无疑成为中国受众群体最广、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商业化程度最高的第一文艺风格。

    生活剧拍摄技巧_拍摄生活视频的技巧_拍摄生活视频

    在20世纪70年代末,“黑白电视”仍然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单位配备。当它开始被几个家庭当作稀有“东西”拥有时,它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着附近的每个人。晚饭后,我们像发条一样,聚集在有电视看的人周围。频道数量少,节目有限,根本无法阻止人们一遍又一遍地看下去,从录制的8部样板戏、老电影、服务节目,到电视剧、海外剧等,甚至还有影视剧。杂志、期刊上连载的故事,都可以带动印刷品的销售。这应该是新中国第一轮“媒体融合”的有趣故事。电视无形中继承了“露天电影”、“讲故事广播”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使命,为中国人民打开了一扇更加神奇的窗口。由于本土节目匮乏、制作能力薄弱,20世纪80年代是欧美、日本、港台等进口剧在内地极为盛行的时期,内容涵盖科幻、动作、战争、侦探、谍战、爱情、青春、励志、传奇。 、动画、情节剧,题材类型各不相同。 1980年,NBC于1964年拍摄的《海底之旅》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翻译播出的美剧。它被翻译成“来自大西洋底部的人”。这个简单的惩恶扬善的故事流传开来。戴“Mic眼镜”、玩飞盘、模仿“Mic泳姿”一时流行。同年播出的《驻守敢死队》,拥有特殊技能的囚犯入组后的传奇经历,让人们在体验系统中看到了另类英雄的独特形象,也引发了危险的模仿。青少年。这种对时尚服饰和装饰的追求,对追剧、模仿行为的痴迷,与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相对封闭、保守,以及影视作品的题材、素材和人物塑造方式尤为相关。那时的电视剧通常表现的是新人、新事物、新时代,这与当时的电视剧有很大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阿童木》、《紫三四郎》、《排球运动员》、《阿信》等日剧的励志故事也激励了很多年轻人。那些20世纪80年代初电视与国人交集的文化往事,通过影像浸入灵魂深处,成为独特的民族记忆。

    到1984年底,我国电视机保有量已从10年前的20万台增加到近5000万台,电视覆盖人口超过2亿。因此,有人将《一屋四代》的片名解读为一种提醒:“电视为成千上万的家庭提供了每天晚上住在同一屋檐下的理由”。 1990年,电视机保有量达到1.6亿台,观众达到8亿多人。电视机越来越普及,节目的需求量也随之猛增。电视人也在学习不拘一格的做法,电视剧制作、海外获奖、合拍交流项目大幅增加。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电视剧可谓“百花齐放”。既有体现伤痕、改革题材的具有特殊时代印记的电视剧,也有颇具娱乐性的革命历史题材剧,还有中国四大经典文学名著和现当代文学经典《武松》改编的电视剧。 《北京小云》(1982)、《北京小云》(1987)、《围城》(1990)、《南游记》(1991)都是优秀作品。而且还诞生了许多“第一”记录:第一部电视剧、谍战剧《敌营十八年》(9集,1981年)、第一部进入香港和东南亚的粤语电视剧《虾传奇》球》(8集,1982年),首部引进香港电视剧《霍元甲》(20集,1983年),首部长篇电视剧《四世同堂》 《屋顶》(28集,1985年)、第一部采用特效和神话题材的电视剧《西游记》(25集,1982-1988年)、第一部大型历史电视剧《努尔哈赤》(16集, 1986年),第一部从大陆引进的台湾电视剧电视剧《一剪梅》(25集,1988年),第一部大型电视剧室内热门剧和由节目互换转向市场发行的电视剧《欲望》(50集,1990年),第一部广泛影响的校园青春剧《十个六岁花季》(12集,1990年),第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和公关行业的电视剧《公关小姐》(22集,1990年)、第一部长篇电视喜剧《编辑部的故事》 (24集,1990年)、第一部港台合拍金庸作品《雪山飞狐》(40集,1991年)、第一部历史剧《戏弄乾隆》(41集,1994年)、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120集,1992-1995)、首部反腐剧《天堂是》 《上面》(17集,1995年)、第一部正面描写中国腐败犯罪分子子女的电视剧《至高权力》(20集,1998年)、缉毒电视剧《永不停息》(27集,1998年)、 ETC。

    这一时期,京味喜剧电视剧达到了顶峰。 《编辑部的故事》被誉为“90年代初社会问题、流行热点、时尚风俗的电视百科全书”,让人们看到了北京人智慧和幽默的另一面。一方面,他们欣赏王朔高超的调侃语言技巧,“笑怒皆成文章”,生动地展现了“在心”的北京文化,展现了面对问题、面对自我、与社会和解的乐观精神。时代潮流,示范意义深远。 《我爱我家》撕掉了正统和刻板印象的面具,在友善调侃和宽容的关系中保持着中国家庭最珍视的价值观。温暖和爱奠定了《我爱我家》的情感和逻辑基础。很多人认为,2006年的《武林外传》与《我爱我家》遥相呼应。通过解构就能轻松解决的不满和矛盾的释放是无害的,凸显了一种民间智慧,也预示着互联网的趣味。此外,“乡村三部曲”系列《篱笆、女人和狗》(1989)、《风、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网》(1993)仍然被认为注入了乡村意识,百姓关怀和文化情怀,讲述了一部史诗般的农民精神史。

    2000年后电视剧艺术创新的亮点包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金婚》(50集,2007年)和第一部处理家庭暴力和深入剖析的电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23集)揭示了人性的黑暗心理。文集,2001),主要体现在行业题材的拓展(如以医疗剧为主的行业剧)、艺术类型的审美升级(如谍战剧、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以及影视改编等。网络小说。在娱乐受到限制、电视人坚守艺术初衷的80、90年代,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并没有阻止电视人创作出超越时间的优秀作品。当时的热门剧几乎都是后来的“经典”。剧集的叙事从形式到内容都高度凝练、紧凑,保持了很高的艺术完整性。精英意识主导的产业创造以少而精而著称。不得不说,当时的观众很幸运,正处于中国优秀电视剧和类型创新集中、产能比例最好的“黄金时代”。当时,形容观众观剧热情高涨的词语,最常用的就是“人潮涌动”、“犯罪率下降”,这也印证了那段全民观剧时难忘的“集体记忆”。戏剧。时至今日,《西游记》仍保持着重播超过3000次的最高记录;三波“琼瑶热”之一的历史剧《还珠格格》(24集,1998年)至今仍在湖南卫视反复重播。历史剧《雍正王朝》(44集,1999年)是中央电视台4台连续播出的固定剧目;《我爱我家》也是一部重播率很高的家庭喜剧。

    可见,中国电视剧扎实的艺术探索和类型基础在世纪之交已经完成。 “三性”统一的艺术理念、朴素的文艺服务导向理念、“寓教于乐”的美育精神,一直载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册。它具有标志意义。电视剧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摆脱工具性的“教育宣传品”并完成向“作品”的转型后,在90年代中后期精英审美与大众消费的文化博弈中开始向“产品”转型。喜与忧的转变,体现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下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强烈需求。

    电视剧《长征》剧照

    拍摄生活视频_生活剧拍摄技巧_拍摄生活视频的技巧

    电视剧《亮剑》海报

    中国电视剧40年时间积累

    电视作为家庭媒体必然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已成为共识,电视在中国家庭的现代生活中确实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家居摆设的“中心”位置,更以其特殊的方式维系着现代生活中“家”的概念。它是了解外部世界的触手,是集中家庭成员闲暇时间、分享共同文化兴趣的感性载体。因此,“家庭媒体”上传播的媒体属性决定了电视剧比电影更具有家庭趣味性、通俗性和观赏性,更有传递主流价值观的责任。事实上,那些与家庭、世俗生活相关的现实题材创作占据了电视剧年产量的大部分。这与中国电视艺术一贯弘扬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国家保证现实题材电视剧占年度播出量一半以上的事实相吻合。与监管有关。

    因此,中国电视剧的叙事话语在改革时期从未断层。它始终瞄准和关注中国人民40年来的苦与乐,记录时代痛点、民生疾苦。从性情感、婚姻家庭、代际关系、职业规划,到生育、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转型中的话语变化,都被纳入其中,构建各种话题的戏剧性冲突,描绘中国人的人生观。幸福。上演想象。虽然现实题材创作上的家庭伦理剧在2003年之后就进入了“家庭闹剧”的死胡同,但优秀的作品总能传达主流价值观,以“让人安心”的方式讲述那些基于“人情”的内容。基于“互爱”的人际或家庭冲突,不仅保证了对观众强大而稳定的吸引力,也增强了文化的力量。美国电影理论家托马斯·沙茨对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的解释也适用于电视剧:“无论其商业动机和审美要求如何……实际上是在帮助公众定义和寻找意义”。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浮夸的时代,人们的困境往往是具体而微妙的。第一部描写普通人生活艰辛的戏剧是单剧《小事》(1980)。作为一名单亲妈妈,女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工作单位离家“近一些”,这样我就可以照顾年幼的女儿; 《知青》(20集,1994年)采用了与以往知青题材不同的视角。通过颠倒城乡的空间叙事,还原了“知青”的城市身份和故事背景,将时代阴影投射在两代人的人性和亲情上,感人至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知青”主题表达困境和隐痛时的另一种客观理性的立场;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处鸡毛》(10集,1995年)反映了小公务员的琐碎日常生活和机关事业单位日复一日的单调、沉闷的现实表达。它既现实又脱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改革时代”的脉搏。 》;《无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20集,1998年)体现的“住房紧张”——一个时代普通家庭几代人同居一室现象的缩影。悲伤的时候,观众能够被张达民的乐观所感染,它传达出幸福取决于自己的良好心态,2010年之后,物质变得极其丰富的年轻人不再担心。 “住小房子”、为“裸婚”而焦虑、买学​​区房以保证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甚至忍受分居和出国留学的痛苦等等。焦虑的困境被摄像机捕捉到进入电视剧。

    其实家庭伦理剧最初受欢迎是因为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智慧,从《欲望》、《儿女情长》、《年复一年》、《空镜》,到《金婚》, 《老板的幸福》《儿媳妇的美好时代》《儿女情长》《幸福有你》《我的爸爸妈妈》 《亲子爱情》等,在处理家庭矛盾、情感困惑时,都难能可贵地摆脱了小说“话题”的控制,以更加现实、富有诗意的方式呈现了日常生活的质感。许多作品中的人生哲理至今仍影响着人们。1994年播出的《同乐》虽然只有8集,却是第一部突破传统婚姻观念,提出“浪漫”的电视剧。达到前所未有的一度让婚姻平淡的夫妻幻想以离婚换爱情;1999年的《手拉手》则让社会上充斥着无数的婚外情现象。犹豫地表达了无悔和难言的复杂心态,第一次客观地思考婚姻中“第三者”出现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电视剧几乎触及了婚恋的各种观念和危机,离婚也不再是生活中难以承受的重担,中国社会对家庭幸福和失败婚姻的理解已经从理性和多维度的角度出现,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包容。这些都被《结婚十年》、《中国式离婚》、《上校的女儿》、《半路夫妻》、《美丽人生》等电视剧敏锐地捕捉到了,尤其是《新婚姻时代》王海璐2006年写的《婚姻》告诉观众:两个人的婚姻是两个家庭、两种社会关系的结合。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问题。这是一场城乡之间的“错位婚姻”。 ,凸显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文化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无法“弥合”的鸿沟和痛苦就会变成折磨。这种婚姻观不仅影响了普通人重新审视择偶标准,在很多电视剧甚至相亲综艺节目的创作中也遵循了这一理念。中国电视剧中“中国式婚姻”、“中国式教育”、“中国式人际关系”等“中国式……”的表述,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婚姻、情感、幸福的密切观察、探索和质疑。家庭,具有文化意义。

    从以上家庭伦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记录生活到引领观念,平凡的事物在岁月的流逝中,因注入了精神的光彩而拥有了传奇的魅力。电视剧艺术还展现了反映时代变迁和道德转型渐进过程的图像优势,表现出现实批判功能与认知功能更加真实、和谐、深刻的统一。

    拍摄生活视频的技巧_生活剧拍摄技巧_拍摄生活视频

    陈丹青曾感叹,没有任何艺术能像电视剧那样“天然平行于生活”,就像是“生活的复制品”。确实,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天地广阔。 “第一幕”及时捕捉各个时代各界人士的精神面貌,将为后人了解并不遥远的“中国往事”提供“生动的记忆”。 “眼睛”的契机就像一条“时光隧道”,引领人们回首现在,回忆过去,让过去不再如烟。比如,改革开放之初拍摄的打工创业题材剧,与现在的类似题材完全不同。以20世纪90年代的两部代表性电视剧《外国女孩》(10集,1991年)和《北京人在纽约》(21集,1994年)为例。 “热潮”齐盛,东南沿海是内陆年轻人眼中的天堂,而城市年轻人眼中的天堂则在国外。最积极的意义是“洋姑娘”就是要端正农民工的身份,让其充满健康、闪耀的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光芒。“洋姑娘”对祖国土地的创业信心,激励了很多农民工走出国门。岭南风格的电视剧《公关小姐》、《珠江之恋》、《洋姑娘》,都是想刻画改革开放初期人物特有的昂扬顽强的气质。同样背井离乡的“北京人在纽约”给渴望出国的人们泼了一盆冷水,让人感受到了在“天堂”中经历的“地狱”般的苦难,也让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香蕉人”感受到了痛苦。无法逃脱。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当然,现实生活远比电视剧残酷和艰难,但是这两部电视剧之后拍摄的相似题材还是很难比拟。

    电视剧作为深植现代大众文化基因的大众艺术,不仅以“准现实”的镜像建立熟悉的社会联系,也成为人们投射现实生活中的欲望、焦虑、困惑、借助艺术想象力的希望和​​梦想。 ,从而达到情感交流。因此,当这些承载着一定阶段“集体记忆”的文化事件,通过私人家庭故事或私人情感状态的戏剧性发酵,通过“电视”这一“家庭媒体”公开传播时,就完成了。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的生活图景的构建。这一时期的苦与乐、贫穷与梦想,不仅有着共同的“根”文化想象和民族联系,也有着迷人的集体主义时代的纯粹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的喧嚣​​在社会和文化转型中。确实,美国学者布朗所定义的“社会文本”的内涵是“再现社会过程的变化并反复引导这种变化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娱乐和传达意识形态。

    拍摄生活视频的技巧_拍摄生活视频_生活剧拍摄技巧

    电视剧《还珠格格》剧照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剧照

    40年后回望过去:电视是什么?

    2018年是中国电视发展迈向里程碑的一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接合点。中国电视剧的成长和成熟与改革开放不谋而合。 40年来,中国电视剧始终细腻地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包括中国社会面貌、中国人民心态的微妙变化。

    回到对电视剧的本体论认识,我们必须承认,期望电视剧越来越深刻是不现实的。这是因为电视剧的媒介传播属性与民间、日常的接收条件有着一定的天然“亲和力”,使其成为公共现实。一种在生活中颇具仪式感的感性艺术。又由于形象叙事所营造的话语空间和心理幻象是直接而现实的形象,而对生活矛盾的“想象”解决对社会心理有缓解作用,电视剧对观众的价值观影响很大,在迎合和引导审美趣味乃至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和优势。 《渴望》主创们推出通俗剧类型“让老百姓爱看”的初衷,确实触及了电视剧作为大众传媒形式的本质,这就是约翰·费斯克所说的“能够提供公众意义、公众愉悦的电视剧”。那么,认真对待“娱乐”,注重认识论而不是美学,就是将“电视”理解为“修辞工具”的开始。电视剧艺术虽然有深刻的本体论定义和理想投射,但创作者未来仍可以继续用它来反映大众社会的理想追求和文化走向。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zpssm.com/html/tiyuwenda/6703.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